来源:环球时报
哈通社5月6日报道,原题:生活在未来的古老国家,对中国及其文化的初步印象去年8月我应邀参加了在重庆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采风活动。短暂的几天时光里,中国给我留下深刻印象,至今记忆犹新。
首先打动我的是中国的现代化。重庆是座超现代大都市,拥有未来主义的摩天大厦和先进的基础设施,街道上行驶着安静的电动汽车,城市里到处是尖端科技。与此同时,中国人好像已生活在未来,自然、轻松、快乐。
其次是难以置信的安全感和秩序感。虽是外国人,我却从没感到焦虑或不舒服。街道干净,街灯明亮,有监控摄像头,但并不给人压迫感,反而给人一种安全感。事实上,街上基本看不到警察,一切井然有序,十分平静。
我原本以为会遇到当地人疏离甚至冷漠的态度,就像在世界其他大城市里经常遇到的。然而,我在中国遇到的是友善、真诚的关心和微笑。中国人开放、礼貌、乐于助人,从转机的北京机场的工作人员到重庆街边小店的摊贩和顾客,我随时随地都能感受到。
另一个意想不到的事是城市生活节奏很快,但人们看上去并不疲惫。一些人在江边悠闲地锻炼,另一些人边散步边欣赏暮色中的城市。感觉中国人已找到一种平衡的生活方式。你还能从细节中感受中国:建筑上的精致绘画、美食的味道、标识牌上的书法……传统与现代在这里不是竞争,而是共存,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在重庆,现代工业企业与历史地标和谐共存。
此行尽管短暂,却改变了我对中国的看法。我看到一个懂得如何在不忘初心前提下建设现代化的国家。在这里,技术不会取代人,而是为人所用。这不仅仅是一次商务旅行,更是一次与鲜活文化、热情的当地人、独特的和谐人生观的相遇。人们常问我:“你怎么看中国?”我总是给出同样的答案:“我爱上了这个国家!”(辛斌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