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22 13:25:00    

大皖新闻讯近日,地处蚌埠的安徽三汊河国家湿地公园内迎来了两位“稀客”——青头潜鸭和针尾沙锥,大皖新闻记者7月22日从当地了解到,这是它们首次在该湿地被发现,为这片湿地增添了别样生机。

青头潜鸭

发现这两种珍稀鸟类的是安徽三汊河国家湿地公园鸟类监测员陈永胜,针尾沙锥是他本月初在管理处旁边草地发现的。

7月20日,他在公园里的二号观鸟台观测拍照时,发现前方的湿地草丛里发现一群鸭子,有绿头鸭、花脸鸭,随后仔细看过来,他发现有一只鸭子很小,与其他不同,“当时特别激动,青头潜鸭可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全球数量都十分稀少 ,能在三汊河湿地看到它们,说明这儿的生态环境真的变好了。”

青头潜鸭

大皖新闻记者了解到,青头潜鸭属中等体型潜鸭,是世界极危鸟类,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极危等级 ,在我国属于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近期完成的全国青头潜鸭越冬同步调查结果显示,我国青头潜鸭种群数量达2555只 ,此次在三汊河湿地的现身,反映出其栖息地范围正在不断扩大。而针尾沙锥则是小型涉禽,常栖息于沼泽、稻田、草地,主要以昆虫、昆虫幼虫等小型无脊椎动物为食,被列入中国《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针尾沙锥

“这两种鸟类对栖息环境要求极高,它们的到来是对我们湿地保护工作的认可。”安徽三汊河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处高路主任表示,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7月1日,湿地内的鸟类已由2016年成立时的103种扩充为195种,像濒危鸟类震旦鸦雀、国家二级保护鸟类红隼等也纷纷在此栖息。此次新发现的青头潜鸭和针尾沙锥现身,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鸟类发现,更是当地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的有力见证。

针尾沙锥

大皖新闻记者 李勇 通讯员 李宇翔

编辑 陶娜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