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9-03 08:18:00    

日前,在西山区棕树营街道医大社区广场上,医大社区、六合社区、鱼翅路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同步揭牌,标志着西山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迈出新步伐。

截至2024年末,西山区60岁以上户籍老年人口占比达28.63%。西山区以“15分钟养老服务圈”为突破口,从完善政策体系保障养老服务需求、突出特色发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等方面入手,创新构建“1+10+N”三级养老服务体系(1个区级失能照护中心、10个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43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形成触手可及的“颐养生活圈”,圈出“西山享老”银发幸福生活。

打造“家门口的享老院”

走进全面升级启用的鱼翅路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上下两层的空间里处处体现着对老年人的关爱和尊重。日间照料室、活动室、心理咨询室、就餐区、休闲区功能齐全、设施完善,适老化细节也处处可见:防滑地砖延伸至每个角落,可调节角度的置物柜与盥洗镜方便坐轮椅的老年人使用,卫生间扶手按人体工学设计。最贴心的莫过于座椅电梯,老年人坐上去系好安全带,按动按钮便能平稳上下楼。“这里离家近,日间照料、康复护理、文娱活动样样有,社区考虑得太周到了!”社区居民刘女士开心地说。

2024年,西山区投入4459.92万元,建成10个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43个社区站点及27个老年食堂,实现街道、社区服务网络全覆盖。在家庭场景中,适老化改造同样细致入微。社区为特殊需求老人家庭做地面防滑处理、消除空间高差、安装扶手、改造卫浴设施,从居家细节降低意外风险。无论在家还是在公共区域,都能感受到适老温度。

科技为银发生活护航

一天凌晨3点,在西山区海口街道云光社区,独居的刘女士突感心悸无力,一句微弱的“救命”触发了家中的AI紧急语音呼叫器。后台客服迅速响应,迅速联系刘女士的女儿,让一场意外化险为夷。

云光社区于2024年引入专业养老服务公司,为独居、空巢老人安装AI语音呼叫器、烟雾报警器等智能设备,接入24小时监测平台。目前,西山区已有2239户家庭接入智慧养老平台,科技筑起的无形防护网,让居家养老更有安全感。

“社区安装的智能设备,提高了我们的生活质量,感觉心里很踏实!”一名老年人在给社区的感谢信里这样说。

多元协同守护“夕阳红”

政策兜底的温度与服务网络的密度,共同成为“西山颐养”的底气。西山区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出台系列政策,发布基本养老服务清单。2024年,为2.2万名80岁以上老年人发放高龄津贴超1308万元,234名特困供养老年人实现100%机构供养,特困分散及低保老年人每月可领50元服务补贴,民生保障精准覆盖特殊需求。

西山区投入400余万元完成660户特殊困难家庭适老化改造,为500户老年人提供“十助”上门服务超1.5万小时。同时,28家医养结合机构通过内设医务室或签约医疗机构开通绿色通道,18家机构提供居家上门服务并被纳入长护险定点,1.2万余平方米公建配套养老用房规范移交,让专业服务触手可及。

此外,西山区通过2场银发经济招商推介会,推介17个康养地块、18个物业资源等项目,吸引4家企业落户、2家企业入库培育,“一网一带一园区”格局加速形成。同时,以“双随机、一公开”强化监管,推动5家机构消防达标、25家建立安全预防机制,让老年人住得安心、住得放心。

未来,西山区将建立人才库,补齐短板,推广“物业+养老”模式,培育规模化品牌化企业,深化医养结合,致力于将“西山颐养”打造为全国知名康养品牌,推动服务从基本保障迈向品质升级,让老年人安享幸福生活。(昆明日报 记者许朴琼 通讯员李冰洁 李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