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25 09:47:00    

青山叠翠、油菜金黄。走进位于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朔北藏族乡边麻沟花海景区,姹紫嫣红的花卉引得游客争相拍照打卡。这个因边麻花而得名的小村庄,因打造花海,蜕变成国家4A级景区。

边麻沟村距离大通县城12公里,是处于整个窎沟片区最深处的一个村。因村庄与国有东峡林场相连,松柏挺立的山脊下,农田民居坐落在山洼和道路边,满山遍野盛开的边麻花为发展旅游埋下了伏笔。2015年,村委会开始带领村民发展乡村旅游,将山坡地以村民土地入股的形式流转600亩,种上集中连片的观赏性花草。后来,又投入精准扶贫旅游项目启动资金200万元。经过一番苦干,终于在亩产不到300斤粮食的旱地里建起一座“花海农庄”。

边麻沟花海景区以原生态的山林河谷和民居为依托,通过“自然景观+花卉种植”的方式实现了贫困村到网红景区的转变,而保留的自然生态原生性,使山坡地成为富民增收的聚宝盆。景区负责人李振海告诉记者:“景区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刚开始的粗放式经营到现在稳步前行,带动了村民脱贫致富。”

景区的成功,给村民们的生活带来了显著变化。“在家门口上班,不仅能照顾家里人,还不耽误农活。”在景区工作了5年的村民张生莲说:“我在景区主要负责射箭和套圈等娱乐项目,每个月工资4500元。”实实在在的收益,调动了村民们挣钱致富的积极性,边麻沟村也从昔日的贫困村成为人均年收入2万元以上的先进村。

随着日益完善的基础设施和持续的景观改造,边麻沟村展现出欣欣向荣的生机与活力。2024年边麻沟接待游客40万人次,全村旅游综合收入达2000万,其中边麻沟花海景区收入达520万元。

花样农村新思路,绿水青山抵万金。边麻沟花海景区已经成为大通县东峡片区的重要景点,带动了沿途窎沟片区十几个村庄的乡村旅游。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文体旅游局局长王文飞说:“大通县距离西宁近,东峡镇片区生态资源非常好,是大通发展旅游的重要区域。我们根据青海人爱浪山的喜好,顺势提出‘浪山浪水浪大通’的口号,既要吸引远方的客人,又要服务好市区周边游客。”

(经济日报记者:石晶 潘卓然 剪辑:张思扬)

更多资讯或合作欢迎关注中国经济网官方微信(名称:中国经济网,id:ourc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