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7 14:27:00    

近日,烟台市在市区清洁供暖领域传来最新消息,市区供暖格局或将迎来重大变化。

5月6日,烟台市数字化城市管理服务中心主任徐晓波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烟台从去年开始论证利用万华工业园的余热进行清洁供热,目前论证工作已经基本结束,将马上进入实施阶段。

项目建成后,市区燃煤供热锅炉房基本都要停掉,仅留部分锅炉房作为应急备用。

一是芝罘区、莱山区、黄渤海新区、福山区、高新区利用万华余热、华能八角电厂、清泉电厂和迁建的华能烟台电厂提供热源,通过长输管网把热量输送到现有供热企业首站,供热企业通过现有管网将热量送至千家万户,确保广大市民温暖过冬。

二是蓬莱区和牟平区利用自己的热电联产企业供热,供热能力满足负荷需求。

据了解,目前,烟台七区范围集中供热热源有两种形式,一是热电联产企业提供的热源,如蓬莱电厂、八角电厂、烟台发电厂、清泉电厂、牟平电厂等;二是燃煤锅炉房提供热源,如市热力公司、东昌热力、黄渤海新区的部分锅炉房。

清洁取暖是一项重要民生工程,不仅关系到千家万户的温暖,更关系到生态环境和绿色发展。近日,烟台市在清洁供暖领域传出的相关动态,颇受市民关注。来自烟台蓝天集团消息显示,4月29日上午,蓝天集团与山东高速集团投资合作签约暨烟台长输供热公司成立仪式顺利举行,这标志着预计总投资43.5亿元、规划总长度84.8km的长输供热管网项目正式启动。这一消息标志着烟台蓝天集团开始涉足清洁供暖领域。

据悉,烟台长输供热管网项目,将通过建设长输管线,把清洁能源送向城区部分下游供热公司,再由供热企业将热能输送到终端用户。届时,不仅能有效弥补城区现状供暖热源能力不足的问题,还能实现低碳清洁供暖。项目建成后,可覆盖黄渤海新区、福山区、芝罘区、莱山区四区供热面积4640万平方米,每年可为烟台市减排二氧化碳超百万吨。

清洁供暖领域的新动向,为烟台打造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示范城市添加了生动的注脚。实际上,近年来烟台市在清洁供暖领域已取得了显著成绩,通过核能、工业余热等多元化技术路径,着力构建绿色低碳的供暖体系。

早在2019年,海阳市就首次实现了核能供热。2021年11月9日,海阳市450万平方米新老城区居民用上了核能供热,意味着海阳告别了延续多年的燃煤取暖历史,成为全国首个“零碳”供暖城市。今年3月21日零时,海阳“暖核一号”完成第六个供暖季清洁供热,且已保障海阳市和威海乳山市两座城市供暖,总供热面积近1300万平方米。

2024年8月6日,烟台印发的《国家碳达峰试点(烟台)实施方案》就已对清洁取暖作出规划。方案提出,到2030年,城区和县城主城区基本实现清洁取暖全覆盖。

据了解,2024年,烟台全市新增城市清洁取暖面积208.41万平方米。未来,烟台市将加快推进清洁供暖项目建设,助力烟台打造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示范城市。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综合)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