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11 09:31:00    

在烟台市长岛大黑山岛,有这样一位电力工作者,他35年如一日坚守海岛,守护着全岛700余户、1500余名村民的用电安全,用行动诠释着“守岛人精神”,他就是国网烟台市长岛供电公司长山供电所网格经理王茂勇。他先后被评为山东电力先进工作者、“五星级”网格经理,他的“守岛人精神”事迹先后在新华社、人民网等权威媒体被报道50余次。

1989年,中专电气专业毕业的王茂勇面临人生选择:是去城市发展,还是留在海岛当电工?“经历过没有电的年代,我知道电对海岛人来说意味着什么。”王茂勇回忆道。受海岛老电工吴忠军事迹的影响,他毅然选择留在海岛,这一干就是35年。

其间,不少养殖场高薪聘请他出岛工作,既能改善家庭条件,又能照顾女儿。家人也曾多次劝说,但他始终坚守:“有人的地方就要有电,有电就需要电力人来守护。”最终,妻子选择来到海岛陪伴他。

35个除夕夜,王茂勇都在值班;不知道多少个周末,他未曾好好休息。妻子始终陪伴在他身边:过年时,一起在供电服务站贴春联、吃年夜饭;平日,为忙碌的他送去热饭,甚至能熟练记住每一个电杆的位置和编号,成了他工作上的“好帮手”。这对夫妻的故事被岛民们亲切称为现实版“父母爱情”。

“对家人肯定有亏欠,但既然选择了这份工作,就要担起责任。”王茂勇的话语中带着愧疚,却更透着坚定。

海岛交通闭塞、生活单调,对比留下来的勇气,干得住更考验毅力、耐力和定力。岛上刮大风、下暴雪是经常的事,往往这种关头,他就成为岛上挺身而出抢修复电最忙碌的那位“孤勇者”。

2008年冬,历史最强风暴潮来袭,多条线杆被刮断、线路停电,养殖场、旅游民宿停电,岛民急得团团转。明明可以等到第二天岛外支援抢修,但王茂勇深知时间不等人,海参苗缺氧4个小时就会死亡,他需要在岛民的无助和期盼中站出来。他不顾妻子劝阻,顶着刺骨的寒风通宵抢修,天亮时,他已浑身结冰,左手背还留下了永久的疮疤。“这是我的‘光荣勋章’。”王茂勇笑着说。

像这样的抢修每年都要发生几次,大家都看在眼里,感激在心里。岛民们常说,有他在我们就能心安。

作为中国第二大蛇岛,海岛的山上荆棘遍布、毒蛇满地。35年来,王茂勇巡线出发前都会备好抗蛇毒血清。他每天步行3万多步,加起来足以绕地球7圈半,岛上的一石一树、一线一杆,他都如数家珍。岛上有一条清晰的山路被称作“茂勇路”,百姓们说,那都是王茂勇巡线时一步一步踩出来的。

王茂勇见证了很多人离开,也见证了很多人到来。如今的大黑山岛已成为著名网红打卡地。随着旅游业兴起,王茂勇主导推动电网升级,近5年,岛上变压器增加25台,新换400余根电线杆。如今,62家渔家乐建起全电厨房,60余家养殖场顺利运营,岛民年均收入35年间增长了近16倍。

随着海岛的发展,虽然工作量越来越大了,但是王茂勇脸上总是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在电力的加持下,大黑山岛成为全国首个负碳超过2000吨二氧化碳当量的负碳海岛。养殖产业2024年产值达3500万元,全电民宿撬动旅游收入4000万元。2024年,密克罗尼西亚联邦总统“打卡”长岛时,也对“负碳岛”的建设赞不绝口。

在岛上,王茂勇被称为“活地图”,哪家有什么电器,电线怎么走的,他比谁都清楚。岛民们尊重他,说他比亲人还亲,有时电网改造忙不过来了,百姓们也会主动帮他。从青涩少年到两鬓泛白,“小王”变成了“老王”。王茂勇说,把岛守好、把电供好,就是他毕生的追求。

YMG全媒体记者 王修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