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11 13:20:00    

封面新闻记者 周琴

当沧州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的灯光渐暗,银幕上最后一段京剧唱腔余韵悠长,“运河梨园夜·光影映万家”京杭大运河沿线京剧电影巡游展映活动于近日画上圆满句号。

这场贯穿五一假期前后,跨越北京、天津、沧州、济宁、苏州、杭州六城的文化惠民巡游展映,以国家“跟着电影去旅游”为响应,通过连接中国电影诞生120周年与京剧诞生“徽班进京”沿运河北上的历史节点,将“京剧电影工程”中影出品的多部京剧电影佳作带给了运河沿岸的人民,在千年运河两岸谱写了一曲传统与现代交融的文化长歌。

天津与沧州是京剧电影巡游展映活动的最后两站。电影巡游展映走进天津市第一中学的校园,京剧电影《九江口》导演刘学忠现身活动现场,分享影片的创作初心,“戏曲电影可以让大中小学生通过电影这一载体,去了解中国戏曲这种博大精深的艺术形式。每一段戏曲故事,会给予当代青年人一些全新思考。”

天津站现场,思政老师正在结合京剧电影进行讲解。图据主办方

在收官站沧州,展示馆内京剧电影《四郎探母》中荡气回肠的唱腔在运河上空回荡,与陈列的非遗展品形成跨越时空的对话。映前的非遗知识问答环节中,现场观众争相抢答关于京剧艺术、运河文化等方面的趣味问题,也在活动现场写下对传统文化的“小小心愿”:“我想学京剧表演”“京剧脸谱真好看”“希望以后能看到更多京剧电影”。

此次京杭大运河沿线京剧电影巡游展映活动,以创新的“一城一特色”文旅融合体验,为六城观众带来了沉浸式的传统文化之旅。北京的京剧溯源,天津的青春思政,苏州的水上雅集,杭州的徽班故事会,济宁的“京剧教学”特别场,沧州的非遗文博之旅,不仅让千年国粹在当代语境中生长出新的文化根系,也在小长假期间丰富了观众旅游选择。

苏州站现场,一曲《牡丹亭》彰显水上雅集的韵味。图据主办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