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甘居鹏

8月13日开盘,沪指迅速突破去年10月高点。张鑫 摄
全市场都在盯着3674.40点,这是上证指数去年“9·24”行情的高点(2024年10月8日)。8月13日仅仅开盘一分钟,就突破了。
截至收盘,上证指数上涨0.48%报3683.46点,深证成指涨1.76%,创业板指涨3.62%。沪深两市全天成交额2.15万亿元,时隔114个交易日重回2万亿元上方。今年以来,上证指数累计上涨9.90%,并且创下近四年新高。港股方面,恒生指数13日上涨2.58%,恒生科技指数上涨3.52%。
牛市氛围渐浓。
科技股行情持续爆发
7月新开户同比增长超70%
从13日盘面看,热点板块众多,科技股全线上涨。
AI产业链中,光库科技、罗博特科20%涨停,新易盛涨超15%,中际旭创涨近12%,工业富联强势涨停,剑桥科技逼近涨停。而光库科技、新易盛、中际旭创、工业富联均创历史新高。
创新药概念股同样强势,首药控股20%涨停,微芯生物涨超14%,美迪西、昭衍新药涨超9%,药明康德涨逾7%。
此外,券商、人形机器人PEEK材料等概念板块热度不减。
把时间拉长,7月份以来,市场持续升温,沪指从3445.85点一路上涨至3683.46点,连续突破3500、3600两个整数关口。
与此对应的是新老股民的热情。7月份,上交所A股新开户196.36万户,同比增长70.5%,环比增长19.3%,市场活跃度进一步提升。近日两融余额再次突破2万亿元关口,创下10年来新高。
国金证券称,7月A股迎来自下而上的牛市氛围,市场的火热是流动性宽松与政策预期共振的结果,情绪改善来自外部环境的积极变化。将市场资金分成四类——国家队、机构、散户、外资,散户是核心驱动力,外资呈现自发回暖迹象,机构资金流向存在分化,国家队托市力度减弱。本轮行情由散户情绪升温与外资回流主导,险资提供长期支撑。
业内人士分析,市场走强也与美元降息预期有关。昨晚,美国通胀数据公布之后,美联储降息预期强烈。

图据视觉中国
两融余额重回2万亿元
居民储蓄或加速入市
除了成交量放大至2万亿元以上,还有一项重要数据也达到了2万亿元。
近期两融余额出现了快速上升。据统计,两融余额回到2万亿元以上,而上一次达到2万亿元是在2015年大牛市5000点的顶点。
“两融余额突破2万亿元表明投资者信心回升,但并不代表市场必然见顶。”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基金经理杨德龙表示,当前市场总市值已突破100万亿元人民币,尽管上证指数仅有3600多点,但总市值已超过当年5000点时的水平,主要原因在于过去十年新股大量上市,使市场市值扩大,同时投资者整体资金量与2015年相比显著增加。
“过去几年居民储蓄增长达到160万亿元,但利息收入较低。推动居民储蓄转向资本市场,既能带来增量资金,也能提高投资回报,提振消费进而拉动经济复苏。”杨德龙分析,当前市场已逐步开启一轮慢牛行情,其持续时间可能较长,上涨节奏不会像2015年那样迅猛,更利于投资者把握机会。
财经评论员林毅也有类似的观点。他表示,前所未有的低利率时代,理财收益率新低,天量的居民存款无处安放,理财资金和保险资金借道固收+、量化、长期股票投资试点等渠道入市。“牛市安安静静,资金的迁移如春风化雨潜移默化。”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