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七月之后,鞍山持续出现了30℃以上的高温,开启了“蒸烤模式”。鞍山消防员化身“超人”,一边“飞行”一边提示车主:车内放什么物品有讲究,安全防火最重要。
消防员在高温晴天的日子做了一个实验:将车辆停在空旷的水泥地上,暴晒一段时间后,使用热成像仪测温发现,车内的温度超过了70℃,最高达到了81℃。而在温度飙升的情况下,一些平常的物品在车内很有可能会变成危险品。鞍山消防救援支队宣传部门为此特意拍摄了一个创意短视频,一名消防员身披红斗篷,在“飞行模式”下赶到一位正在开车的小姐姐车窗旁,提示车内物品存放有哪些“知识点”。

通过“超人”消防员的科普,司机们应该及时自查,比较常见的在高温下容易起火甚至爆炸的物品有充电宝、打火机,和一些带有电池的电子产品,而还有一些市民平时不在意的东西,比如碳酸饮料、老花镜、液态香水和空气清新剂等物品,在高温状态下也容易成为车内起火或者爆炸的元凶。碳酸饮料因为内部含有二氧化碳,受热容易膨胀,来回颠簸容易爆炸;老花镜会产生凸透镜聚光效应,时间一长,光线聚焦点周围就会形成高温高热环境,容易引燃车内物品,引发火灾;而空气清新剂等喷雾,大多含有丁烷、异丁烷等可燃物质,属于易燃易爆品,如果在车内高温情况下,罐体内气压会迅速上升,超过耐压极限会发生爆炸。此外,这类产品,遇明火即燃,风险极高;香水基本都含有酒精类的易燃液体,这类液体在高温密闭条件下会加速挥发,此时若直接与明火接触就会发生燃烧,从而导致火灾。
综合消防员的科普提示,鞍山的各位车主每次下车前,不妨花上几十秒检查一下车内,将手机、充电宝、打火机等物品及时带离。如果有些物品不得不暂时放在车上,记得选择阴凉处停车,或者使用遮阳帘等工具降低车内温度。
全媒体记者 李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