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09 08:38:00    

【来源:济南时报】

今天,“保密观”公众号发布一起典型案例——

2020年12月,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检察院的接待室里,西某铁道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某公司”)的负责人面色凝重:“技术部门发现知网上的一篇论文和我们公司的新技术完全一致,那一刻所有人都手脚冰凉。我们花费数年心血、200余万元的投入,现在却成了全网公开资料!”

西某公司是一家主营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的科技型企业。2016年,该公司获得“某运行控制系统设备”项目立项,并与其他单位联合研发。根据协议约定,研发过程中形成的技术信息及成果均作为商业秘密保护。公司采取了严格的保密措施,包括制定保密制度、与员工签订保密协议、内外网隔离、禁止携带手机进入工作场所等。

2015年6月至2018年12月,郝某担任该公司软件工程师,参与该项目研发。然而,他利用职务便利,通过U盘拷贝、手机拍摄等方式窃取项目设计开发文档、关键设备、参数等内容,并用于撰写硕士毕业论文《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该论文在知网、万方数据等平台公开发布后,被大量浏览、下载,导致西某公司的研究项目相关技术被公开,企业不仅丧失专利申请的新颖性,后续申请专利、项目立项也受到严重影响。

郝某的行为不仅违反公司保密协议,更涉嫌侵犯商业秘密。2024年5月24日,雁塔区检察院以涉嫌侵犯商业秘密罪对郝某提起公诉。同年7月22日,法院判处被告人郝某有期徒刑一年,并处罚金2万元。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