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10 20:09:00    

2025年青岛市中考成绩今日发布,中考生报志愿的机会已“刷新”!根据今年青岛市招生工作进程,中考生可于7月10日(星期四)至12日(星期六)11:00前,登录“青岛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管理平台”,进行分数带志愿填报。四区(市南区、市北区、李沧区、崂山区)和高新区网上填报分数带志愿时,全市未被录取的考生可以同时调整已填报的职业学校三年制职普融通批、三二连读批(含其他类型五年贯通培养)、三年制中职技校批志愿。

什么是真正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这个问题的答案在许多中考生及家长的眼中越来越清晰,虽有焦灼,但观念已在悄悄更新。在当今社会,教育的选择愈发多样化,而职业教育以其独特的魅力与价值,逐渐走进学子和家庭的视野。为什么要选择职业教育?这不仅是一个关乎个人未来发展的重要决定,更是教育选择“更新”的深刻洞察。新职业教育法确立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同等重要"的法律地位。作为培养技术能手和行业精英的重要途径,职业教育已成为国家教育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在推动经济发展和提升国际竞争力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让大学梦触手可及

首先,相较于普通本科教育4年以上的培养周期,职业教育能够在更短时间内完成人才培养。2024年,省教育厅首次开展五年制高职试点,我市有13所中职学校、135个专业点获批招生,招生计划8500人。记者注意到,2025年,我市五年制高职招生计划为1万余个,较去年增加2000余个,体现青岛市重点推进五年制高职培养模式,加快构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的决心。

“五年制高职融中高职于一体,可以为更多学生提供继续深造的机会,帮助学生更早地明确适合自己的职业,积极奋斗,各展其长,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社会普遍存在的高等学历焦虑。”青岛华夏职业学校校长王钰告诉记者,五年制高职让学生的大学梦更加触手可及。“以青岛华夏职业学校为例,五年制高职与青岛职业技术学院联办,涵盖大数据与会计、动漫制作技术、电子商务、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影视多媒体技术以及艺术设计等专业,很多专业在夏季高考中的录取线都超过了本科一段线,有一定的报考难度,而五年制高职让初中毕业生直接搭乘‘直通车’实现大学梦。”

据王钰介绍,相较于传统的3年中专加3年大专的模式,联办五年制高职教育因为一体化培养,节省了1年时间,只需5年就能获得大专毕业证书,学生可以提前工作、参军入伍或者参加专升本考试进入本科院校继续深造。学生中途不需要参加高考,转段测试合格可转入专科段学习。‍联办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前三年学生按规定享受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政策,后两年学生按照高职院校核定收费标准缴纳学费。学生在校期间享受相应奖助学金政策。在家门口上大学,节省学费的同时极大减少了交通及生活成本。

双元育人“富养”学子

“从未成年入学到将来成年毕业,从初中时代的懵懂到将来大学时代的成熟,从对专业的一无所知到立志在专业领域有所建树,学生需要在各个方面不断探索、进步的要素,学校要把重心放在满足学生5年内成长所需之上,从各方面搭建桥梁。”王钰介绍道。

青岛华夏职业学校秉持“校企双元育人”理念,不仅为学生搭建了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成长平台,更探索出一条产教深度融合的职业教育创新之路。校企双方打破壁垒,带领学生深入企业走访调研,精准对接行业需求。近期,学校锚定业财税一体化与 RPA(机器人流程自动化)技术应用前沿,构建起 “学中做、做中学” 的教学新模式。学生们在企业导师与专业教师的双师引领下,系统学习业财税协同管理知识,掌握 RPA 技术实操技能。将理论转化为成果输出,以扎实的专业素养与创新思维,交出一份份亮眼的答卷。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席卷财税领域,传统财税人才培养模式正面临深刻变革。青岛华夏职业学校积极响应行业趋势,率先将新技术融入业财税一体化课程与RPA机器人课程体系,通过校企合作引入财智未来AI财经教育智能体及云帐房“数智员工”解决方案,打造“理论+实践+AI工具”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为行业输送兼具专业素养与数智化技能的复合型人才。

为确保教学内容与企业需求无缝对接,校企双方前期开展了多次深度调研与研讨,围绕会计行业数智化转型趋势,共同制定课程标准与教学方案。课程还引入企业真实项目,学生以 “学徒” 身份参与其中,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仅掌握了业财税协同管理技能,更培养了数据分析、问题解决等职业核心能力。

“此次业财税与RPA课程的成功落地,是青岛华夏职业学校 ‘校企双元育人’”现代学徒制项目的重要阶段性成果。未来,学校将继续深化校企合作,紧跟行业发展步伐,不断优化课程体系,为社会输送更多具备数智化技能的高素质会计人才,助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王钰说。

“会计工厂”与人工智能

5月,青岛华夏职业学校与青岛市财税服务商会签署合作协议,共建青岛市财税产教融合公共实训基地。该项目将打造集培训、实训、鉴定、研发、双创等功能于一体的“会计工厂”,实现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为青岛市财税行业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此次合作是青岛华夏职业学校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重要举措,标志着学校在服务地方产业发展、促进高质量就业方面迈出新步伐。一直以来,青岛华夏职业学校与青岛市财税服务商会深度合作,学生配备企业导师,参与企业真账实做,熟练智能财税系统下的会计岗位核心技能。

自2023年起,学校便敏锐捕捉到AIGC技术在职业教育中的潜力。2024年,学校与青岛财税商会共建产教融合实践中心,引入AI技术开展教学实践,推动专业与产业的深度融合。2025年,学校抢抓机遇,完成DeepSeek大模型的本地化部署,推进人工智能体验馆建设,实现数字人制作、文生图、电商创意文本等应用,训练智能体“AI小华”用于招生宣传和教学辅助。

王钰向记者阐述了学校在人工智能应用中的三大创新举措:“一是通过包年模式购买算力服务,定制‘本地知识库+校内版DeepSeek’,有效避免了按Token收费模式带来的费用不可控问题,同时保障了数据安全,构建了特色化的知识库和垂直应用智能体;二是积极探索AI课堂教学、教学评价和云平台升级,开发了AI课堂教学系统、教学评价系统,提升教学效率和质量;三是面向社会,开发职业体验课程,推动职普融通,与企业共建双创项目,开展老照片修复、电商虚拟主播等服务,提升师生实战能力。”

今年,学校新开设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专业,紧密对接青岛市人工智能协会,与企业合作开发校内智能体应用,目前在招生咨询、课堂教学、学生评价、行政办公等场景开发了交互式智能体。购置机器人、无人机,搭建人工智能实验室,满足学生开展人工智能布局与应用实操需求。“学校重视职业教育育人方式、管理模式、学科建设、专业设置等方面的丰富性,为学生多样化选择、多样化成才畅通渠道。”王钰说。

“职业教育并非“退而求其次”,而是精准匹配个人特点与社会需求的明智之选。随着技术迭代加速和数字经济崛起,职业教育将成为更多人实现理想的高效途径。”王钰说。

来源 青岛早报记者 王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