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未经授权转播电竞赛事,构成侵权吗?第十五届全运会将于11月9日在广州市开幕。8月14日,广州市委政法委开展以“激情全运 法治同行”为主题的广州法治建设主题宣传月活动并举办首场媒体见面会。会上,广州市互联网法院发布涉数字体育纠纷十大典型案例。
其中,“ESL电竞赛事直播案”曾引发行业高度关注。记者了解到,这也是全国首例认定盗播电竞赛事直播节目的行为构成著作权侵权的案件。

活动现场
案例回顾:某平台盗播电竞赛事直播,判赔100万元
该案中,某科技公司与欧洲著名电竞公司ESL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取得ESL等电竞赛事的中文直播权,并通过其直播平台同步直播电竞赛事。
某科技公司发现某网络公司运营的直播平台在未获授权的情况下擅自直播ESL系列赛事,并多次书面发函要求对侵权主播予以处罚,但被诉直播平台仍然持续对涉案赛事进行直播,反复侵权的时间长达整个赛季。某平台还辩称“赛事内容不具有独创性,不构成作品”。
法院经审理认为,该案电竞赛事直播为向观众传递游戏进展的连续的画面,呈现电子竞技的对抗性、故事性。为了全方位捕捉游戏精彩画面,在直播过程中对画面选取、切换、加工、剪辑。根据比赛进程的不可预知性以及游戏对战画面的多样性,具体时点上每一帧画面和声音存在直播画面个性化选择的多种可能性。符合视听作品的客观表现形式、传播利用方式,构成我国著作权法保护的视听作品。
最终,法院判决某网络公司赔偿某科技公司经济损失100万元。
“这个判决极大增强了我们投入更多资金做电竞赛事节目制作的信心。”虎牙科技公司法务负责人说。
破解痛点:同等保护电竞直播,解决盗播困境
记者了解到,2003年,国家体育总局首次批准将电子竞技列为体育竞赛项目,如今,电子竞技项目已作为正式比赛项目加入到2022年杭州亚运会。
但因权利属性不明确,电竞产业常面临投入巨资办赛事,却被随意盗播的困境;随着裁判规则的明晰,电竞产业逐渐从“野蛮生长”迈向“规范发展”。
法官介绍,作为全国首例认定电竞赛事直播构成视听作品的案件,该案首次将电竞直播与传统体育赛事直播置于同等保护地位,为规制盗播他人电竞赛事节目的行为提供了全新司法裁判思路,迈出了电竞产业维权有据可依的重要一步,通过司法裁判维护了电子竞技类游戏产业的良好生态。
虎牙科技公司法务负责人告诉记者,传统体育赛事以及电竞赛事侵权案件存在独创性认定难、权利归属证明复杂、侵权行为分散隐蔽等行业痛点。“广州互联网法院率先在电竞赛事直播案件中作出突破性裁判,即明确电竞赛事直播节目的作品属性,填补了著作权法实务中对赛事直播保护的空白,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这些案例直面新业态产生的新问题,适时回应知识产权法面临的新挑战。”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万勇说。
文|记者 张璐瑶 通讯员 广正发图|通讯员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