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树掩映村舍,阡陌交通井然。走进赛罕区黄合少镇西讨速号村,一幅生机勃勃的乡村新景扑面而来。温室大棚整齐排列,葡萄等各类果蔬长势喜人;硬化道路干净整洁,文化广场上欢歌笑语不断……一幅产业兴、环境美、乡风淳、百姓富的乡村振兴新画卷,正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徐徐铺展。

产业“强筋骨”,激活乡村振兴源头活水
乡村振兴,产业是根基。走进西讨速号村的设施农业园区,现代化温室大棚整齐排列,翠绿的藤蔓上,一串串即将成熟的葡萄挂满枝头。据了解,西讨速号村立足资源禀赋,精准发力,致力于打造“丰年乐业,田中踏歌”的富民强村图景。通过建设硕丰、欣丰产业园,构建起集育苗、采摘、研学于一体的农业综合体。因地制宜发展葡萄、火龙果、多肉植物等特色产业,建成高标准大棚和冷藏库。这一系列举措成效显著,村集体年增收超50万元,园区日均用工20余人,村民收入显著提升。同时,神达牧业等优质企业入驻,带动村里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村民实现“土地流转+园区务工”双收益,为村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环境“焕新颜”,绘就宜居生态底色
漫步在西讨速号村的街道上,硬化道路干净整洁,房前屋后花木葱茏。在产业兴旺的同时,村里的人居环境也在同步提升。西讨速号村以“良田美池,绿水青山”为目标,以人居环境整治为突破口,全力构建宜居宜养环境,擦亮乡村发展底色。通过网格化服务实现社会治理全覆盖,开展爱国卫生月、人居环境整治等行动。党员带头清理垃圾、维护公共设施,形成了“党支部+党员+群众”的共治模式。这些举措不仅改善了村容村貌,更增强了村民的幸福感与归属感。如今的西讨速号村,人居环境实现了“净、绿、美”的蜕变。
民生“有温度”,共享发展幸福果实
发展的成果最终要惠及每一位村民。在西讨速号村,民生关怀精准落地。每年,村集体补贴35万元用于农田灌溉,为2100名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报销医疗费用。2024年,村集体为本村每位考上本科的学子发放了3000-5000元不等的助学金,并为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每人发放了300元福利费。同时,经过村里的积极协商,村内闲置的幼儿园转为公办幼儿园,村内适龄儿童可享受半价入园。此外,村里建立了人民调解委员会、24小时接访机制和便民服务中心,确保“小事不出门,大事不出村”,矛盾纠纷化解率达100%。
乡风“润心田”,厚植文明和谐沃土
西讨速号村以“和谐文明,抱素怀朴”为导向,推动移风易俗与文化振兴。通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活动强化党员教育,将文化广场、草原书屋纳入党群服务资源库,打造服务共享平台。同时,创新设立文明团结超市,以积分奖励机制激励村民参与环境整治、村务议事,形成文明新风实践载体。这一系列举措在提升党组织凝聚力的同时,更培育出崇德向善的乡村文化生态。

西讨速号村的蝶变是赛罕区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实践探索证明,只要立足实际、找准路径、凝聚合力,乡村这片沃土定能焕发出无限生机与活力,绘就产业强、乡村美、农民富的美丽画卷。
未来,西讨速号村将继续在特色产业提质增效上下功夫,持续优化人居环境,探索长效管护机制,深化乡村治理,深入开展移风易俗活动,努力打造产业更兴旺、生态更宜居、乡风更文明、治理更有效、生活更富裕的幸福家园,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赛罕融媒/刘士瑒